首页
解决方案
经典案例
资源中心
关于我们
4009-612-812
搜索
您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 > 资源中心 > 干货分享 > 详情

发文了!基层慢性病市场“开闸”,中医诊所站上风口!

一份牵动全国近百万家基层医疗机构的重磅文件正式落地,中医药将在慢性病防治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窗口期。


六部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加强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指导意见》,不仅首次将中医药服务全面纳入慢性病防控主线,更预示着基层医疗资源将迎来一轮结构性调整。


这份文件明确划定了一个近在咫尺的时间节点——到2027年,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县(市、区)要基本实现基层慢性病“防、筛、诊、治、管、康”全流程服务。


而对全国数万家中医类诊所而言,这份文件更是一把开启增量市场的金钥匙。

 

1. 政策破壁


六部门协同发文的背后,是国家对基层慢性病防治能力的深度忧虑与战略布局。


当前,我国慢性病发病率呈井喷态势,心脑血管疾病、癌症、慢性呼吸疾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近70%。


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慢性病防控的主阵地,却长期面临服务能力不足、群众信任度不高的困境。


《指导意见》的出台,正是要打通这一梗阻。文件明确提出,将中医药服务融入慢性病健康管理全流程——这意味着从风险评估、健康干预、随访管理到康复治疗,中医药将不再只是“配角”,而是与西医并驾齐驱的核心力量。

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政策鼓励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所纳入医联体,这意味着长期以来被排除在主流医疗体系外的社会办中医机构,首次获得了与公立医院平等合作的制度保障。


2.市场重构


慢性病管理市场的版图正在被重新绘制。


根据《指导意见》,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将重点开展五个方面工作。其中,“慢性病中医药健康服务”被单独列出,与其它四项工作并列,彰显了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地位。


对中医诊所而言,三大市场机遇清晰可见:


一是中医药预防服务市场。政策要求对慢性病高风险人群进行风险评估和干预,中医“治未病”理念有了用武之地。体质辨识、药膳指导、传统养生等中医药预防服务,将首次被系统性地纳入慢性病防控体系。


二是慢性病康复服务市场。文件明确提出将中医药融入慢性病康复环节,针对心脑血管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中医康复方案,将成为中医诊所的特色优势。


三是“互联网+中医药”市场。政策强调要强化数智赋能,支持医学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在基层的应用。这为中医诊所开发线上慢性病管理服务、开展远程辨证论治提供了政策依据。


3.地方先行


在国家政策明朗前,多个省份已悄然开启社会办中医试点,为全国范围的政策落地探路。


在甘肃,省卫健委近期印发方案,明确优先将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,并对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和诊所,取消具体数量和地点限制。这一政策突破,为中医诊所进军慢性病管理扫清了最大障碍——医保支付。


河南郑州则把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和中药制剂纳入医保作为突破口。随着更多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获得医保认可,中医诊所提供慢性病服务的支付瓶颈将得到有效缓解。


浙江常山的实践更为具体——县财政对公立医疗机构中医处方按每张不低于15元的标准给予补助。虽然目前这一政策主要针对公立机构,但为未来财政资金支持社会办中医机构提供了参考依据。


这些地方试点,共同勾勒出中医药全面融入慢性病管理的实施路径,也为全国近百万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


4.破局之道


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,中医诊所需要从四个维度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。


打造特色专科,形成差异化优势。慢性病种类繁多,中医诊所应结合自身优势,选择几个重点病种深耕,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、高血压的中医综合调理等,形成品牌效应。


拥抱技术变革,实现服务升级。借助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新技术,开发慢性病中医健康管理平台,实现诊前风险评估、诊中辨证论治、诊后随访管理的全流程服务,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。


融入医联体网络,获取资源支持。主动与牵头医院或上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,参与慢性病管理协同服务网络,通过资源共享、技术帮扶、双向转诊等形式,提升服务能力的同时扩大患者来源。


构建健康服务产品线,拓展收入结构。基于中医“治未病”理念,开发针对不同慢性病的中医健康管理产品包,如中药代茶饮、穴位贴敷、传统功法教学等,实现从单纯医疗服务向“医疗+健康管理”的转型。


慢性病防治的“中医模式”正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构建,一个属于中医诊所的黄金发展期已经到来。


随着2027年时间节点的临近,各地配套政策将密集出台,基层慢性病管理市场将迎来结构性调整与增量机遇。


对于敏锐的中医诊所经营者而言,现在要思考的不再是要不要参与,而是如何在这场基层医疗变革中抢占先机。


最后,如果您的诊所需要一款集线上预约、客户管理、线上商城、进销存管理、营销管理、微信服务、数据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诊所管理系统,欢迎随时联系。


标签: 医疗信息化
关注我们
关注康博嘉微信公众号

获取营销干货和最新活动资讯

4009-612-812